“国际残疾人日”探访特殊儿童:点滴进步汇聚快乐
呼和浩特12月3日电 题:“国际残疾人日”探访特殊儿童:点滴进步汇聚快乐
作者 张林虎
“当我跌倒的时候,总有人把我扶起;当我哭泣的时候,总有人哄我开心……”音乐响起时,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唐宝宝”妞妞(化名)翩翩起舞,随着跳跃的音符,微笑在脸上荡漾开来。
图为家长与孩子参加比赛 张林虎 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寒冬里,一场“特殊”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在呼和浩特天爱残疾康复中心火热上演,共有60多名“参赛选手”,他们年龄最小的20个月,最大的26岁。
开赛之前,几名小朋友由老师带领进行了才艺展示。一首歌、一支舞、一句诗、一声祝福……当台上的孩子完成这一切时,都能引发现场热烈的掌声。
4岁的的娜娜(化名)发育迟缓,来到康复中心3个月,她的妈妈看到女儿的进步欣慰地说“以前她的脾气很大,由于不会表达,我们只能猜她要干什么,猜到还好,猜不到她就拿头撞东西,哪硬撞哪。经过训练,现在很少发脾气了。”
“看到别的孩子进步,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未来,我多希望孩子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一位家长如是说道。
在这个差点被幸福遗忘的角落,前来康复训练的都是患有发育迟缓、多动、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感统失调、语言障碍、染色体异常导致多重障碍的孩子。
图为两名小朋友学习折纸 张林虎 摄康复中心负责人崔朝霞告诉记者,当大多数家长担心宝宝运动过量时,他们却在为这些孩子能做一个动作、能发出一个声音而欣喜不已。
“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来的时候连走路都不会,所以康复课程也不一样。有的孩子智力比常人低,但他们是可以通过训练来一点点向普通人发展的。”崔朝霞说,每次看见孩子们笑,看到孩子们进步,她的心里都特别温暖。
“我想陪着他们,为他们做些事情,用我们的专业为孩子们带来一段快乐时光,一起感知世间的美好,这也将会是我人生中最为难忘的美丽回忆。”崔朝霞说。
在比赛现场,家长和孩子们亲密配合,用不甚完美却不失真实可爱的表现,展示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
孩子欢跳、大人欢笑,志愿者加油将这场家庭亲子趣味运动会的热烈气氛推向一个接一个的高潮。比赛中,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是鼓励。在这个周末,这群特殊孩子和家长一起享受着趣味运动的快乐。
“能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参加这种互动活动很开心,孩子患有孤独症,在这种活动中孩子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触。而且,今天发现他最大的进步是当想参与一项活动时他会主动告诉我,我很欣慰。”家长杨文激动地说。
图为小朋友和妈妈表演舞蹈 张林虎 摄在崔朝霞看来,这些孩子还没有来得及飞翔就成了折翼的天使,虽然内心深处的世界不一样,但他们有权利享受同样的爱。“我们就是要从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让他们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他们不可能永远呆在康复中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现在学到的东西越多,以后才能更好地生活。”崔朝霞说。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为这些孩子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包容他们,让更多的爱心汇聚成一股暖流,引导他们走出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光明路办事处党办副主任费娟如是说。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特殊群体,特别是特殊孩子的态度。“我们要重视康复科学建设,建立起康复服务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大大提升社会康复服务能力,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完)
编辑: